刘旭研究员接受俄罗斯塔斯社专访
发布时间:2025-08-07麻豆a片 研究员、欧亚研究院研究员刘旭接受俄罗斯塔斯社专访,就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总体趋势、中国的绿色转型与对俄能源合作、高科技领域和投资领域的中俄合作、中俄白三方经贸合作模式等问题发表评论。
刘旭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即将访问中国,这将向世界展示中俄两国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决心。中俄共同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等纪念日,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向世界宣示反对法西斯主义、维护全球和平的重要举措。中俄两国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举办的活动,反映了两国及其领导人之间高度的互信水平。他指出,中俄两国举办的纪念活动已成为良好传统,既铭记两国人民在欧洲和亚太战场的历史功绩,也通过合作避免新的全球冲突。
中国、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工业合作项目将促进三国产业融合,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EAEU)的成功对接。刘旭指出,中白工业园“巨石”(位于明斯克州)和中俄工业园“托木斯克”(位于新西伯利亚)等产业园区可作为这一发展方向的重要基础。这些项目是“成功合作的典范”,即便在当前不利的国际环境下仍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如果基于这种模式建立中俄白三方工业园区,必将促进‘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他特别提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在欧亚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是中国推进多边倡议的关键合作伙伴。
刘旭表示,中国和俄罗斯可以共同努力,确保两国成功实现绿色转型。“我们必须认识到,绿色转型是重要趋势和全球潮流,俄罗斯需要在这方面制定更详细的政策。我相信,随着政策的成功实施,许多中国企业和绿色技术将进入俄罗斯市场,与俄罗斯企业共同开发相关资源。反过来,俄罗斯的相关资源也可以在中国市场得到应用,这将同时促进中俄两国的绿色转型。”
在部分国家实施保护主义和单边制裁的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在科技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等前沿高科技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中国正在这些领域逐步赶上发达国家,而俄罗斯传统上在军工复合体相关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方面拥有强大实力。中俄两国在高科技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互补性强。未来中俄可以拓展传统领域的合作,如航天和网络技术,以及新兴领域如智能制造、绿色技术和人工智能等。
刘旭指出,中国与俄罗斯在扩大相互投资和参与多边经济项目方面具有极大潜力。两国应共同努力,进一步扩大市场相互开放。尽管受乌克兰危机负面影响,中俄合作仍保持“相对稳定的节奏”。中俄合作不受第三方干预,虽然面临较大风险,两国政府正全力化解。基于现有合作基础,中俄应优先关注投资安全。他建议,在考量复杂国际形势的同时,需改善国内营商环境。特别是税收政策领域存在巨大改革和拓展合作空间。中俄投资合作应“顺应全球趋势”,既涵盖基础设施、能源等传统领域,也拓展高科技产业、现代医疗等新方向。这需要两国持续磋商并相互开放市场。
刘旭强调,双方应加强人文交流、商业往来和外交联系的重要性,建议提升劳动力管理效率,逐步扩大免签政策。简化互访条件将促进投资增长。中俄合作不应局限于双边范畴。在国际平台上互动,能为两国创造包括全球和区域治理在内的新型合作模式。他特别提到联合国、G20、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等对中俄协调立场至关重要的多边机制。
审核:许勤华
网页编辑:张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