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a片

欢迎来到麻豆a片
EN
08月 07

[人民日报海外版]许勤华:让更多绿电“发得出、用得上”

发布时间:2025-08-07

问:中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在“十四五”时期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从当前成果看,能源转型成就有两个突出的“1/3”:一是每用3千瓦时电中,就有1千瓦时是绿电;二是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全球总量的1/3。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中国能源消费基数庞大,而绿电在其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并实现“每用3千瓦时电就有1千瓦时是绿电”,意味着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正成长为主力能源。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越煤电,全球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全面建成,意味着中国实现了从“煤炭为主”到“多元清洁”的实质性跨越,既维护了国家能源安全,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强大动力,彰显了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大国担当和使命责任。

  问:推动能源转型,中国进行了怎样的尝试与探索,带来了哪些变化?

  答: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强有力政策推动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法为新能源产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不断完善的电价政策激发经营主体积极性。比如,对风电、光伏发电给予标杆电价补贴,有效降低了初始投资成本,加速项目落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基础规则体系基本建立,新能源发电企业通过“绿电交易”获得环境溢价,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经营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热情。

  中国还不断攻克技术关键难题,加速产业升级。当前,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在世界领先,建立起全球最大、最完整和最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供应链,推动清洁能源产业成长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支柱。在光伏领域,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升,推动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实现从“昂贵电力”到“平民电价”的转变。风电技术也在大型化、智能化上飞速进步,单机容量不断刷新纪录,发电效率稳定性显著提高。风电最大单机容量、光伏晶硅电池转化效率均在技术驱动下逐年提升,储能技术的突破大幅提升了新能源消纳能力。

  随着技术成本降低,新能源在能源消费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而智能电网建设稳步推进,电网对新能源波动性的适应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助力实现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灵活互补。同时,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等新型供能模式,则让工商业用户社区能就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伴随储能技术发展,其在新能源装机中的配置比例不断上升,也有效平抑新能源出力波动,提升电力供应可靠性和稳定性。这些进一步促进了更多绿电得以“发得出、用得上”。

  问:中国的能源转型,对世界有哪些贡献?

  答: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作为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过煤电,将改变全球能源市场供需关系。凭借强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能力,中国为全球提供大量光伏组件、风电设备等,降低全球新能源成本,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智慧方案。

  当前,中国正在全球合作中不断为其他国家提供新能源技术、人才队伍等方面支持,既带动了部分国家能源转型,也解决了一些国家的就业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实现了能源发展互利互惠。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深化与各国的新能源合作,共同维护能源价格和市场稳定,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向纵深发展,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许勤华系麻豆a片 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人民日报海外版]许勤华:让更多绿电“发得出、用得上”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麻豆a片 立德楼11层

传 真:010-62559562 电 话:010-62511246

网 站://madouap.org

邮 编:100872

新媒体链接

微信
微博